瓜家育兒分享  

小嬰兒除了餓肚子、不舒服之外,往往也愛哭上一哭,您家有這樣的孩子嗎?

您為此煩惱內疚與深感自責嗎?

您是不是想為孩子做些什麼來改善這個問題?

  首先父母必須了解「不是我們讓孩子一直哭,是孩子自己一直選擇使用哭來成就希望」。不抱、不陪、無法立即滿足...的孩子為何要一直哭呢?他們除了哭就沒有別的辦法可行了嗎?

 

  許多人認為孩子哭就表示有需求,我就該盡力滿足,所以讓這些家庭裡造就了許多缺乏抗壓性、不懂事、缺乏理性思考、予取予求的孩子。我們假設一個問題:有一位10歲的孩子,為了想自己一個房間而哭了三天(每天五小時),為了想擁有一台電腦也哭了兩天,為了不去上學更是天天早起就哭到出門,為了不寫功課又從放學哭到晚餐時間。

 

  你或許會說:「都這麼大了,能自己解決問題了,該學會忍耐了,還哭什麼哭呢?」很少有家庭會寵孩子到已經十歲了還總讓孩子用哭鬧來予取予求達到目的。你或許也會說:「這和小嬰兒根本不同阿!小嬰兒不會說話,他們只能哭,剛出生的嬰兒還不習慣這個世界,我們應該盡力幫助他實現願望,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感受到愛與溫暖、才會...。」會這樣嗎?那如果我們沒有滿足那位十歲的小朋友,這位小朋友豈不是就不會有安全感、也感受不到愛與溫暖囉?

 

  安全感、愛與溫暖請不要用「一應滿足」來培養,這些孩子將會忍耐力短缺。在我眼中十歲的孩子想滿足的願望與嬰兒想要的願望當然不同,但實質往往沒有差別!你說一位十歲的孩子已經有謀生能力了嗎?他能自己購買一個房間?他能自己買下一台電腦?他能天天不用上學?他能不用寫學校功課?都不能,所以家長會因為孩子哭鬧就幫孩子換大一點的房子,就買一台電腦給他,就讓孩子不用上學,也盡量幫孩子寫功課?一位十歲的孩子已經很少有這樣的父母,一位小嬰兒卻常常出現這樣的父母。當這些小嬰兒長大到讓父母發覺孩子的思考方式其實不太對時,還不曉得原來造就孩子這麼思考的人-是自己。

 

  如果父母能多了解「孩子哭」除了肚子餓與不舒服這些父母必須協助處理的問題外,其餘是想要別人無止盡陪伴、喜歡大人持續關注自己的感覺,甚至沒有原因的亂哭亂鬧,就能略為得知長久下去,孩子將成為何種模樣?

 

  人與人之間勢必有陪伴、關注、愛護、情感交流...相處行為,在這裡我們談論的不是捨棄這些情感,而是強調「過多的、只要孩子提出就做到、以為這樣對孩子更好而做、受旁人壓力而不得不做」這些錯誤的給予,事實上這樣的孩子長久不但沒有更好(短暫可能會出現良好假象,因為孩子在下次提出要求前,至少會安分一點點時間),還讓孩子缺乏忍耐力、無法理性思考自己是否能如此要求父母、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達到希望,也促使孩子幼稚不懂事、任性暴躁、不知愛惜不懂感恩。

 

  讓孩子哭稍久到底好不好?這個問題沒有定論,有些患有先天疾病或哭後容易疝氣的孩子真是哭不得的,但我們一般假設孩子為健康,所以沒發現問題之前,會建議爸爸媽媽們保持平常心訓練孩子凡事不要大哭小哭的穩定氣質,這樣的訓練必須速戰速決,對大人小孩都會比較好(請參考「哭鬧調教法」)。如果擔心打擾到鄰居,最好把嬰兒房設置在隔音較好或有氣密窗並且靠內的房間。

 

  如果「哭」已經不能用來實現孩子過多的要求時,您將發現孩子們會延伸出其它辦法來解決,而不是遇到任何不如意只會哭。例如有些孩子用咯咯笑來吸引大人的目光,有些孩子用穩定氣質讓父母心生不捨來多加陪伴愛護(使用我們這套訓練方式的孩子,大多都是發展成為如此),因為我們心中答應過孩子「只要不哭,媽媽有空就會來陪你抱你」,而孩子也很安心的等待,等待的期間他們學會自得其樂式的獨玩與摸索。

 

  你覺得獨玩的孩子可憐嗎?我反而認為總是要人陪伴的孩子才可憐,孩子可憐、大人更可憐!孩子是父母雙方愛情的結晶,應是在妥善引導後讓孩子融入家庭增添和諧與溫暖,不應把其它家人變成僕人或認為自己只獲得不付出,您的心態正確嗎?如果您的心態正確,就會採取正確的方式,讓孩子產生正確的結果-不亂哭鬧的穩定氣質。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作家 / 快樂瓜媽-王瀞儀 老師 【按此前往FB粉絲專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所有文章轉貼需經原作者同意,或以引用、複製原文網址方式註明原作者、出處,請勿觸法!---

 

※與林攸餘合著著作:教養可以這麼輕鬆、教出自動自發的孩子、孩子與你心連心、居家氣質小寶貝、輕鬆教出天才兒、快樂邁入小社會(後四本為套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快樂瓜媽~王瀞儀 的頭像
    快樂瓜媽~王瀞儀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快樂瓜媽~王瀞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