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相親相愛4--相處法則
又上演搶奪大戰了!
今天幫地瓜在探索區域,
擺放瓜瓜一歲前使用的搖鈴玩具...
地瓜四處探索時,瓜瓜也在整房子跑來跑去的,很開心的四處玩耍。
正當地瓜終於尋到那目標物,因為我放得地點太棒了!地瓜爬行的高度看得見,瓜瓜卻是很難發現媽媽把玩具放在地上呢!(免得又被收走,這對於爬到終點的地瓜來說,真是最挫折不過的事情)
地瓜拿起手搖鈴玩了幾下,瓜瓜正好由另外的房間跑出來,然後就聽到他說:「弟弟不要拿我的玩具啦!」隨即過去查看,瓜瓜正在搶回所謂“自己的玩具”。
我想我是有點爆發囉!外表很鎮定,內心卻波濤洶湧的詢問瓜瓜:「這是你很小的時候玩的玩具,現在都不玩了,可以借給弟弟嗎?」瓜瓜還是鬧脾氣:「不要!」
突然想到好像做錯的人是我...,是我沒有經過瓜瓜的同意,就把他的玩具放在地上要借地瓜玩,此時心中的波濤洶湧,早已化成羞愧和抱歉:「瓜瓜你過來,媽媽要跟你說“對不起”,其實每次都是媽媽把你的玩具,放在地上要給地瓜玩的,下次媽媽會先問過你,那這次可以先借給弟弟玩嗎?」瓜瓜回答:「我不要小地瓜!」
聽到這句話,我的心情又不平靜了!把地瓜帶開,企圖留下瓜瓜孤單一人,讓他體會不願分享的“後果”,也讓我自己能冷靜下來,再想辦法來處理。
這次的冷靜可說是很大的觀念轉變,所以趕緊寫來分享。冷靜過後我做了個實驗~將瓜瓜最心愛的醬油膏布偶,擺放成“吃著瓜媽的玩具”的樣子,那玩具我知道瓜瓜很清楚“專屬媽媽”。
※下圖《實驗情境》醬油膏妹妹正在吃著瓜媽的玩具!
擺好後我也學起瓜瓜大呼小叫:「唉阿!瓜瓜你看啦!膏膏吃我的玩具了啦!」看看瓜瓜這孩子會怎麼處理吧!
瓜瓜跑過來看了清楚,膏膏的嘴正吃著我的玩具,這時我又加強說明:「我不要膏膏啦!」原本我是打算,瓜瓜在這樣的場合聽到我說這句話,應該會很難過,畢竟布偶是他的最愛,聽到我說不要膏膏,應該會有所省思吧!
此時瓜瓜迅速的將布偶抱起來,再快速的拿起我的玩具...還給我,然後抱著膏膏離去。
呃...!真是令我震驚萬分的反應!仔細思索瓜瓜簡單的幾個處理,那樣的有條有理,那我最近這段日子,都做了什麼去?
◎瓜瓜給我的大啟發~
1.孩子的規矩是受管教者影響
亂了規矩的人其實都是我!教導瓜瓜玩玩具要先詢問所有權人,但我卻沒有清楚的讓瓜瓜知道,有些玩具的所有權,已不再是瓜瓜,甚至在家能一起玩的玩具,也讓瓜瓜誤會是自己的東西。
2.孩子的玩具所有權觀念,單純而直接:誰的玩具就該誰玩!
有些孩子會搶別人的玩具,經我檢討後,發現瓜瓜並不會搶地瓜的玩具,反倒是地瓜一再的搶奪瓜瓜的玩具。
推演到其他家庭身上,當別人搶了孩子的玩具後,家長常常責備如同瓜瓜那樣,拚命保衛自己玩具的孩子,而讓孩子產生混淆、是非不分的觀念:「只要形勢對我有利,我就可以搶到別人的玩具!」孩子發現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適者生存在“愛搶才會贏”!
3.幼兒就可以很有規矩
像瓜瓜這樣很有自己規矩的孩子,就會簡單的處理發生在別人身上,不公平的搶奪事件,原來真正有規矩、講道理的是孩子,不一定是管教者,這真相真令人跌破眼鏡、啞口無言...。
4.別再給孩子亂冠上自私小氣的黑名
大人眼中的自私小氣行為,只是孩子遵守規矩的表現,就如舉一反三到社會問題上面,你掉在地上的錢,路人馬上衝來撿了去,其他旁觀者是要撿錢的人還錢?還是讓你把錢送給撿到的人?你不把錢送人用,就說你自私小氣,和孩子的玩具大戰是相同的道理。
5.孩子有自己期待的解決方式
這期待的解決方式,可能是無形的、有形的,就是孩子不一定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怎麼做。從瓜瓜解決自己布偶搶奪媽媽的玩具事件,我看到瓜瓜希望我是這樣“很乾脆”的,幫他處理地瓜搶奪瓜瓜的玩具事件。
6.孩子可以相親相愛
只要管教者不要一再的混亂孩子的規矩,孩子仍能在愉快的氣氛下,和其他人相親相愛的玩,就像瓜瓜決定要和地瓜好好玩,那就不會再在意誰拿了誰的玩具。
看來這很多的一切,除了管教者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介入方式,是否造成雙方漸行漸遠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我們在白操心囉!幼兒相處就是小型的社會相處模式,如果已經造成是非不分,一定要管教者自己和孩子共同來改進。
~如果你已經給孩子一個好規矩,自己就要比孩子更清楚這樣的規矩,才是負責任的好爸媽。
--待續--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作家 / 快樂瓜媽-王瀞儀 老師 【按此前往FB粉絲專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所有文章轉貼需經原作者同意,或以引用、複製原文網址方式註明原作者、出處,請勿觸法!---
※與林攸餘合著著作:教養可以這麼輕鬆、教出自動自發的孩子、孩子與你心連心、居家氣質小寶貝、輕鬆教出天才兒、快樂邁入小社會(後四本為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