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陸續寫過「訓練一歲孩子自己吃飯」及「增加食慾大作戰」,
這兩篇文章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已經很有效果,
現在要討論的是另一種做法,讓孩子能恢復他們天生的飲食本能...
孩子不愛吃或飲食習慣很差,其實不單純只是食物好不好吃的問題,就算美食當前仍有不屑一顧、怎樣都不願意吃進一口的孩子,也有肚子餓時連白飯一碗都吃得精光的孩子,讓孩子多吃又吃得健康其實很容易,你做對了嗎?
※備註:本篇討論的是正常情況下的孩子,若無先後天病變、重感冒、腸胃道不適...等情況,也無論您的孩子是小嬰兒或大孩子,您都可使用來建立及重塑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
一、你是不是這種心態?
1.你會用「孩子哭」來判斷他目前是想吃或不想吃嗎?
2.你覺得孩子肚子小,容易肚子餓所以應該少量多餐嗎?
3.你覺得讓孩子餓到是父母的過失,是足以讓人怒罵的罪過嗎?
4.你認為孩子餓到沒馬上讓他吃東西,孩子就會生病、餓暈或營養不良?
5.你認為孩子不喜歡吃東西是因為食物不好吃,所以我該常常換菜色給他?
6.你認為飲食習慣是短期訓練不力,而造成長期影響?
7.你覺得不愛吃的孩子一定常常生病。
8.我應該主動追著孩子吃,而不是等孩子過來吃,因為哪裡會有主動過來吃飯的孩子?
二、其實孩子的飲食表現和你的心態有關
1.從已經能良好表達的孩子身上發現,孩子有時候並不了解自己為什麼哭,所以哭鬧其實不能準確用來判斷孩子的喜好與飢餓與否,我們應該簡單思考這件事情~人餓了就會想吃。
2.以大人為標準,孩子的胃容量相對比較小,所以他們吃的也比大人少更少,由於新生兒和小嬰兒的主食是奶,也由於新生兒腸胃道還沒發展建全的關係,所以不可能像大人一天三餐就好。但其實「四個小時喝一次奶」對孩子來說已經足夠。如果孩子餓,不應是增加飲食次數,而是應該增加每次飲食的份量。對於親餵母乳的孩子,有一說法是喝母奶的孩子容易餓,所以你應該要常常給孩子喝奶,這其實不適合大多數的家庭。
首先,你可能不是全職媽媽,再來你也許需要足夠的睡眠(像我如果常常睡眠被中斷,即使每天睡的時間多,也會導致生病及身體虛弱),最後就是更重要的!你可能因此養出一位愛吃不吃的孩子,所以他也顯得很瘦小。
3.「飢餓感」是正常且健康的人類天生本能,如果這種感覺是不需要存在的,在演化過程中其實應該自然消失,若你的孩子會有「飢餓的感覺」,恭喜你!你的孩子很正常,或你的孩子從來沒有餓到過,那你將要擔心日後或許會養出一位挑嘴、厭食的孩子。單就「讓孩子出現肌餓感」不是罪過,除非你常常故意一天只給孩子吃一餐,或是每次都給孩子不足夠的食物,又或者只給孩子沒營養的東西,那才稱得上過失。
4.「忍受飢餓的能力」雖然因人而異,但一點餓都不能忍受的孩子通常也有問題,問題其一是這樣的孩子可能有身體上的疾病,我們討論不是這一類型而是正常健康的孩子。正常又健康的孩子無法忍受飢餓超過5分鐘便大吵大鬧,這是因為他們的忍耐力不足,他的家庭常忽略訓練孩子的耐心。這些孩子認為父母應該時時刻刻為他服務,他們通常無法體諒也不知感謝,把父母的給予視為理所當然。你可能有一天在旅遊途中不方便馬上提供孩子食物,也或許幫孩子取得食物需要時間,又或者是孩子上一餐沒正常飲食造成提前飢餓(所以他們目前的飢餓並不是應當發生的情況),讓這些孩子學會「等一下下」是父母的責任,而且不會造成孩子立即性的生病或營養不良。如果孩子等一下下便餓暈過去,請盡速帶孩子就醫。
5.「最好吃的食物,是在肚子餓時接觸到的食物」,只要你的食物沒有刺鼻的怪味道、辛辣又苦澀、大多人都難以下嚥,就沒有所謂「孩子不吃是因為食物不好吃」的問題。
6.飲食習慣當然是短期訓練不力造成的長期影響,可是所謂短期不是以「每一次飲食(每一餐)」為單位,而是以「一個小訓練周期」為單位,在做飲食習慣調整時,通常以3-14天稱為一個短期更為適合。
7.不愛吃的孩子不一定常常生病,愛吃的孩子也並非身體強壯,如果你的孩子能有良好飲食習慣,生病與否就和吃不吃無太大關係了。
8.你應該訓練孩子時間一到就靠近吃飯的地方坐好吃完,而非常常追在孩子屁股後面拜託他卻不見他張口。
9.請勿讓你的教養耐心在孩子日常作息上消耗殆盡,否則日後孩子大大小小的行為問題,試問你還有多少耐心來妥善處理呢?
10.「飲食」是一件很基本很簡單的事情,短期做好訓練後,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心力,把孩子的品格、行為與能力教養好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喔^^
三、我該如何訓練孩子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請確定你已經詳細閱讀過上面的內容,如果跳過而直接實行以下方法,可能導致訓練的失敗。
1.恢復孩子的飢餓本能:以「定時定量」做為恢復孩子此項本能的基礎。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定時定量」並非天天同一時間飲食(意思指,“定時”不是每天固定例如都早上8:00、中午12:00、下午4:00...等,天天照著一樣的時間,像上課或上班一樣的固定同樣時間),而是指:從早上第一餐之後,往後推算“至少每四小時(固定餐與餐的兩餐間隔四小時以上)”餵食一次,怕忘記時間的父母不是將時間每天固定一樣而造成寶寶作息更亂或在養育上顯得手忙腳亂與擔憂,而是可以寫在紙上或用手機計時器提醒時間,這樣做除了親子雙方可以比較悠閒的步調生活外,在寶寶戒夜奶後還可以讓寶寶長得更好、睡得更飽喔!
(1)餐與餐的時間間隔:無論孩子年紀大小,兩餐之間請不要低於4小時。如果孩子長大後每餐飲食間隔已提升至6-7小時,可在中間添加1次小點心時間、1次水果時間即可。例如:中餐時間為十二點多,晚餐時間為七點多,可在傍晚3點多、4點前讓孩子吃一次點心,點心若在4點還吃不完,請於晚餐後再給孩子繼續吃。晚餐吃完時可以給孩子水果,以這樣的方式做為訓練可以讓孩子把正餐吃完。
(2)每餐的份量:在兩餐間隔時若遇到孩子哭鬧,請使用「哭鬧調教法」訓練即可。
【嬰兒期-親餵母乳】
親餵時看不到孩子喝多少份量,我們以「給孩子吸乳的時間」做為標準,讓孩子自行調整他的吸奶力量與攝取的奶量。把乳房按摩至順利出奶後,可以以20-30分鐘為用餐時間,切勿超過40分鐘否則會把孩子訓練成慢慢吸、弱弱吸,而且一餐喝得並不夠。重質不重時間長,才能讓孩子每餐喝多喝飽喝健康。
【嬰兒期-瓶餵母乳或其它乳品】
瓶餵的優點是可以排除父母的擔憂(擔心孩子到底有沒有喝夠)也方便替手,奶量可先以一般同齡孩子的標準再多增加30CC,訓練前兩天要有「孩子會剩奶」的心理準備而不要執意餵完這些奶量。選擇好奶量後以「餵奶時間」做訓練,因為瓶餵對孩子來說比較省力,可以10-15分鐘給孩子喝奶(最長請不要超過20分鐘,也要多注意孔洞過大過小的問題),時間到便把奶瓶收走,下次時間至少間隔4小時。限時用餐可讓瓶餵的小寶貝們學會在用餐時間內把奶喝完,也會讓喝奶量有所成長。
【幼兒期】
幼兒的訓練初期請用一個固定的碗給孩子做為用餐器具,這樣方便測量孩子所需的食物份量。觀察期為2天,請給孩子一定的飯量,通常前兩天我們會多給,看孩子剩下多少來判斷孩子每餐的食量,而不是以大人認為他應該吃多少來當做標準,因此初期兩天孩子也許常會剩下吃不完。如果孩子之前很排斥飲食,你也能將主食分成兩次給予,「少少的看起來比較想吃」是瓜瓜和地瓜以前做此類訓練時告訴我的訊息,那時候我會分兩次幫孩子添飯,假設每餐他們吃一碗花超過30分鐘,半碗半碗給往往只需15-20分鐘他們便能吃光;等三天後再直接恢復給一碗份量孩子也比較快能吃光了。
用餐時間請設定為40分鐘內,從給予食物到收碗請不要超過45分鐘,也不要擔心孩子只吃一口會不會等下肚子餓的問題,孩子等下肚子餓是必然的結果!但這也會讓孩子在下一餐能更快更好的飲食,而非總是不吃或在非用餐時間才想吃。
主食為白飯時,可鼓勵孩子「先飯後菜」或「先吃掉最不愛吃的東西」,瓜瓜跟我說:「媽媽,你知道為什麼我都先吃飯嗎?因為我不喜歡吃飯,所以先把飯吃光。」一般孩子都是先把喜歡吃的吃光,這樣會讓後面所剩不愛吃的東西更不想送進口中,所以常常剩下飯菜來。瓜瓜教會我一個飲食上的重要關鍵:如果最餓的時候先吃不愛吃的東西,逐漸飽足時面對喜歡的食物就能吃得精光!後來我用此方式訓練總是愛剩下白飯的地瓜,成效很棒!
(3)點心(副食品、水果也包含在此項目中)的份量與食用時間
點心的份量以正餐份量的1/2~1/3或更少為合適,如果不給會擔心孩子餓太久,給太多卻導致常常正餐吃不下;在飲食訓練前兩天內,請把孩子的副食品改為最後一餐的餐後,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正餐訓練的效果。平時食用時間請取兩餐時間間隔的「中間以前」食用完畢,例如:早上八點正餐、中午十二點正餐,副食品請於9:45前讓孩子食用完畢,如果離中間時間10:00過後才食用完畢,容易影響到下一餐的正常進行,日久就會導致孩子常常愛吃不吃、吃得越來越少的情況。
(4)點心的種類
除了常見俗稱為「零食」的休閒零嘴外,蛋糕、麵包、甜甜圈、冰淇淋、紅綠豆湯、豆花、愛玉仙草、八寶粥、果凍、麻糬、果汁飲料、糖果巧克力和容易有飽足感的水果皆可。
2.不要對孩子飲食有過度焦慮的心態:該吃的時候吃、不該吃的時候別讓孩子吃,把飲食變成一種日常習慣而非痛苦的事情,哪裡還會有不願意吃的孩子呢?
3.先告知其他對孩子養育上有干涉力的家人再實行訓練:避免他們成為訓練時的破壞源,而讓你的苦心白費又成效不佳,事先與他們溝通,請他們至少給你七天的訓練時間(如果遇到比較強硬的家人,也至少讓他們給你三天時間,或等他們進行長途旅行時再開始訓練)。
4.訓練前請確實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反反覆覆突然又不訓練,長期下來對親子都非益事。
5.過年連假時如果會造成訓練困難,請避開等平常日再開始。
祝大家訓練成功!
教養可以這麼輕鬆作家 / 快樂瓜媽-王瀞儀 老師 【按此前往FB粉絲專頁】
---尊重智慧財產權,所有文章轉貼需經原作者同意,或以引用、複製原文網址方式註明原作者、出處,請勿觸法!---
※與林攸餘合著著作:教養可以這麼輕鬆、教出自動自發的孩子、孩子與你心連心、居家氣質小寶貝、輕鬆教出天才兒、快樂邁入小社會(後四本為套書)
留言列表